时间:2025-05-15作者:admin浏览: 次
邵阳布袋戏起源于元代末年,由刘氏祖先胜公为避战乱携家眷迁徙至邵阳县九公桥镇白竹村燕窝岭时传入,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历经18代家族传承。其表演形式保留了中国古代傀儡戏的原始特征,是湖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布袋戏的演出仅需一名艺人,在高约1.3米、长宽各0.8米的布袋围栏内独立完成操作。艺人需手脚口并用,十指操控木偶,同时兼顾锣鼓、钹等乐器演奏及角色对白,堪称“一个人的剧团”。
视频里主要讲述了博主去拜访邵阳布袋戏唯一一位在世的国家级传承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出布袋戏是怎样诞生的。传承人刘永安向博主讲述了小时候在村里的桂花树下爷爷唱布袋戏,从此,传统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播下并生根发芽。现在,他想做那位播种者,用余生等待着让传统重换新生的春雨和土壤。
视频中展示了刘永安先生多年苦练的功夫,不管是铿锵有力的唱腔,熟练的木偶操纵,还是“一心多用”的乐器演奏,每一处都显现着传统艺术传承者的坚守与匠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视频的开头刘永安先生拒绝了博主的拜师请求。一是担心博主的安全,在高为1.3米的台子上表演存在着一定的危险;二是非遗的传承需要的不仅是热血,更是甘坐“冷板凳”的艺术自觉和文化担当。
博主这一视频的拍摄,仅在某一社交平台上就有8.3万的点赞量。它不仅让邵阳布袋戏闯入大众的视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的传承。在这庞大点赞量的背后,是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更是传统与时代连接的桥梁。
更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素材的同学们可以打开《2025热考时文焦点(中考版)》哦!还有更多其他考前热词,紧跟时事,直击考点!
利用最后的时间,了解2025中考考前压轴热词,紧贴热考话题的临考爆款大事件,没用的资料通通不看,直击考点,高效备考。
●考场写作文还在用“爱迪生发明电灯”“司马迁忍辱写《史记》”?你用别人也用,阅卷老师早都看烦了!
●范文模板类型多样,名家作品、时评文范本、教师亲笔、学生范文等,多看范文模板类型,增加考场底气。
考前热点人物“捡漏式”梳理, 热考话题+热考素材+入文运用示例,考场不抓瞎。
●同题运用范本,热考话题考场运用示例,写作话题明确,备考方便,考场有得写